|
由中国性学会、中华性文物博物馆和广州现代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"性文化与生殖健康"研讨会在广州现代医院举行,中国性学会秘书长胡佩诚教授在会上介绍,性学界将"同性恋"、"性变态"称为"性少数"成为趋势,未来性学界将有可能不认为其是一种病态的性活动
未来"性变态"将被称为"性少数"
当前,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公开化,而受到目前社会文化的影响,绝大数的人不能认可,认为 "同性恋"是一种是病态的性活动,社会不能接纳使得他们非常苦闷。对于"同性恋"是否是健康的性活动,胡佩诚介绍,目前,在世界各国性教育工作者和性科学工作者普遍认为,"同性恋"不是病态,而是一群少数人有不同的性倾向,与社会多数人的性观念有所不同而已,他们很多人其实也有体面的工作和自己正常的生活,因此被称为一群"性少数"。胡佩诚表示,"同性恋"不能被广泛为社会所接收,除了受到文化的影响,还与其性活动不符合男女交合本身的生理特征有很大关系,"同性恋"的性交主要采用口交、肛交、拳交甚至出血交,这些不卫生、不安全的性交导致性病的蔓延甚至违法犯罪的增加等社会问题。
1995年,瑞典政府表示"同性恋"可以注册成性伙伴,至此官方对于"同性恋"有了历史性转变,"同性恋"由"非罪"转为"非病"再变成今天的可以"注册"。胡佩诚表示,"同性恋"者注册成稳定的性伙伴,其性生活有一定规律对于艾滋病的防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
另外,如"男性喜欢穿女性内裤"等被称之为"性变态"的一些活动,未来不在认为是一种病态而被称为是"性少数"成性学界的趋势。
幼儿性教育提倡"不主张""不回避"
家中有幼儿的家长常常对于孩子的性教育素手无策。对于幼儿性教育,胡佩诚表示"不主张"积极用过"露"语言和孩子交流,也并不主张"上课",而学会善于观察。胡佩诚介绍,在幼儿的意识里,"阴道"等过露的词语和"手"、"眼睛"、"鼻子"等词语没有什么区别,这种过"露"或者太过明白的性教育不宜幼儿,家长要想比较委婉的方式教会小孩一些简单的性知识没,并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加强教育。
一旦出现有"前自慰行为"等问题时,家长要"不回避",注意正确引导,不要一味打骂孩子。胡佩诚表示,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,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一些关于性的问题,如果未出现则可以安全度过这段时期,出现了相关情况需正确引导,在一些行为不影响他人如玩自己生殖器等,可采用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爱好的方式,转移其注意力,改变其习惯,不要动辄打骂,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,对孩子造成一些心理阴影,特别是当发现孩子第一有这样的行为的时候,要及时教育;如多次教育不改的可以一些严厉制止的方式教育,防止发展成癖好,其后很难教育。对于那些当众玩甚至器、撒尿、偷窥异性等有可能影响到社会或他人的行为,也要及时严厉制止并教育。
当前,各种声讯媒介发达,在外界和媒体的刺激,小孩模仿成年人,如家长逗乐鼓励三四岁的孩子学接吻、小孩穿比基尼等,对于这些行为,胡佩诚表示,孩子过早模范成人的活动,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早熟,类似行为不宜提倡。
青春期提倡"问则答"的性教育方式
对于处于青春期的16、17的孩子的性教育,胡佩诚表示,提倡"问则答,不问则不答"的教育方式,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,正面教导为主,出现问题积极引导,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,在必要的时候可以"上上课",讲解一些恋爱知识或者是性知识。
另外,他还介绍,"长者恋"最易发生在中学阶段。处于青春发育期的16、17岁的中学生,正处于青春萌动期,情绪比较容易受波动,在与教师处于接近期时,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动向"长者恋"的发生,并且这期间的学生多不大表露自己的心声,在有类似征兆家或家教师要适当的引导。
倡导在校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
未婚先孕和在校大学生的行为已成为巨大的社会问题。近年,一项对我国1073名在校本科大学生性行为的调查中发现,有过性行为的男生为7.1%、女生为2.2%,目前,其数据远远超过了这一比率,在校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的甚至在20%以上。
胡佩诚介绍,他经常接到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咨询,如"应不应该用行为"类似的问题,我们教育其不应该有性行为,要有性道德,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奏效,其不一定遵从。对于在校大学性行为,我们提倡负责任的性行为或不要有婚前性行为,提倡三到"防火墙"--最好能保持"贞洁"、发生性行为要使用"安全套",没有使用避孕套的要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使用紧急避孕药,防止"事情"的继续发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