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长期以来,由于艾滋病传播速度快、病死率高、危害性极大,且至今仍没有预防和治愈的有效疫苗,使得人们对艾滋病产生了极大的恐惧,可以说达到了“谈艾色变”的程度。近年来,高校逐渐沦为艾滋病传播与泛滥的重灾区,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,学生“染艾”人数迅速增加。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高校艾滋疫情严重,学生成为高发群体
首先来看一组有关地方城市高校疫情的最新统计数据。
北京:截止到2017年6月底,北京市接到报告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1244例,分布在本市59所高校;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,比例为86.70%。
长沙:截止到2017年4月6日,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调查显示长沙有106名学生感染艾滋,而高校云集的岳麓地区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竟高达603人!
南昌: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,至2016年8月底,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,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,死亡7例。近5年来,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.16%。
此类现象绝非个案,数据也不胜枚举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,“2011年到2015年,我国15~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%(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)”,且65%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~22岁的大学期间。
触目惊心之后令人无比痛心,本处在最好年华的精英大学生群体不慎感染艾滋,等同于给自己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锁,不仅肉体还有精神,都要承受一辈子的折磨。
然而令人愤慨的是,一些学生明知自己感染艾滋故意将病毒传染给他人。
肯尼亚19岁女大学生感染艾滋后疯狂报复,3个多月致324人染病,其中有156人都是学生。被捕之后,她毫无悔改之心,表示自己不会停止“报复”,目标是“再睡2000人”。
类似事例在国内也并不鲜见。浙江传媒学院某大学生故意将艾滋传染给自己的同性伴侣,所幸受害人反应迅速,及时服用阻断药物逃过一劫,但治疗过程中所被迫承受的精神+肉体双重压力也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。
高校何以沦为艾滋病重灾区?
高校本是知识学习的一方净土,何以沦为艾滋病传播与泛滥的重灾区?其背后原因值得人们深究。
一方面,从青年学生群体自身而言,他们性观念开放,但性知识滞后。据一项针对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全国34个城市的高校性观念调查研究显示:60.5%的大学生接受性解放、性自由,67.1%接受婚前性行为,总体上能接受在大学时发生性行为的学生比例达73.4%。
|